您当前位置:昆明社区卫生 >> 昆明社区卫生论坛 >> 测试版面1 >> 分版1 >> 查看帖子
<< 返回列表 上一个主题 下一个主题 打印本帖 复制本帖地址
 

3839

查看

0

回复
主题:一场暴雨引发的自救 (收藏主题)  
kmsqws 当前离线
级别:学前班
发帖数量:8
用户积分:1 分
登录次数:2 次
注册时间:2011/5/5
最后登录:2011/5/9
kmsqws 发表于:2012/7/25 13:10:36   |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 

     

 

    

新华网北京7月24日电(记者李云路)近几日,北京人互相打招呼口头禅不再是“你吃了吗”,而是“你买锤子了吗?”如何从落水爱车中自救逃生,时下正在成为北京市民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。

  

连续晴热天气显然没有“蒸发掉”周末那场61年一遇大暴雨留给这个城市的惨痛记忆。尤其是当媒体报道了丁姓司机车内溺亡在广渠门立交桥下的细节后,很多人唏嘘不已,“有车族”更是坚定了要演练一身车内自救本领的决心。

 

 

 

一些网民在微博上晒出了车内逃生技巧,有建议用座椅头枕尖端、高跟鞋鞋跟、皮带扣砸车窗四角逃生的“现货利用版”;有建议提前购买逃生锤、榔头、剪刀置于车内以防万一的“未雨绸缪版”;还有建议落水千万要冷静,应在第一时间打开车窗逃生的“技巧版”。 家住望京的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人员李先生,最近从网上购买了一把“车内逃生专用安全锤”。“虽然不希望能用得上,但是在灾害天气频发的现在,掌握一些逃生的技巧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。”他说。

 

 

 据悉,目前各大网络商家安全锤处在热销状态。在中国内地最知名的网购网站“淘宝网”的一家车品直营店铺上,售价32元的六合一汽车用逃生救生锤已售空,店主只好挂出“本品因销售火爆导致厂家已无存货,生产需要一定周期,最快8月10号发货”的通告。

 

还有热心媒体和网民不惜“亲身真车”实验,到底哪种逃生手段最短、最有效,并制成视频上传网络供更多人分享。更有网友制作了“北京市区内涝地图”,把北京城容易积水的路段都标注了出来,供车友出行参考。

 

 

“公民广泛树立自救意识、增强自救常识是一件好事。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但如何将公共危机情况下的自救知识普及到每个人,让生命多一次逃避灾难的机会,必须成为政府的公共服务行为,而不应仅仅是“网言网语”和“公民话题”。

这两天,新浪微博网友“六面俱到”用心收集了网上各种车内逃生技巧,包括国外的科普电视节目“谣言粉碎机”里破解的车内逃生“误读”。

 

 

 

“曾有人建议,车入水后下沉过程中不要开车门,因为车内外水压不同打不开,要等到车完全入水后再打。但实际上,待车完全入水后需再过数分钟才能达到水压均等,而人在水中根本憋不了那么长的气!”“六面俱到”在微博中告诉大家。

 

最后,“六面俱到”得出两个结论:除了大的锤子和榔头,什么工具都没用;大暴雨时千万别出门,遇到积水路段一定要绕行,如车熄火果断弃车。

 

 

[专家建议,鉴于近几年北京暴雨增多,城市内涝严重,北京有两个“当务之急”,一是尽快完善城市地下水道建设,彻查并改善经常积水路段的排水系统;二是请权威人士发布暴雨自救常识的书籍,对暴雨和城市内涝中的各种危险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自救手段。

 

中国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,在防灾、赈灾的同时,政府应该帮助民众掌握更多自救的方法,比如在中小学乃至大学开设急救常识课程,让每个接受过基本教育的公民都能在危急时刻发挥自己的作用。”周孝正说。

 

 

 

据悉,7月20日以来,中国17省份出现强降雨过程,导致全国111人死亡,47人失踪。其中,北京暴雨死亡的37人中,25人为溺水死亡。

 

 分享到
  支持(0) | 反对(0)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
<上一主题 | 下一主题 >
公司 © 2006-2011 版权所有 页面执行0.12500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