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病防治知识须知
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,如果不及时治疗,高血压将导致脑溢血、动脉硬化、心肌梗死、肾衰和失明,所以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至关重要,那么具体内容包括:
1、高血压病的危害有哪些?
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、多发性疾病,其主要危害是会导致心、脑、肾等脏器损害。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,现已占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一位。而全世界50%的心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压所引起。还有高血压病所导致的中风,为全世界第三位死亡原因,在我国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,每年我国约有165万人死于中风。高血压的平均自然病程约为19年,比血压正常的人要平均寿20年。
我国有1.6亿多人患有高血压病,且呈现“三高”和“三低”,即“患病率高、死亡率高、致残率高及知晓率低、服药率低、有效控制率低”。基于以上原因,在我国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已是刻不容缓。
2、引起高血压病的原因有哪些?
高血压病的原因很多,与精神过度紧张、不良的生活方式、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均有关,还有研究表明与人类直立行走有关,直立姿态,促使动脉血管经常不断进行收缩来提高血压,以保证身体各个部分的供血,久之,便易产生高血压。现实生活中以下几点值得注意:
⑴酒精:是中国高血压病主要致病因素。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,但酒精致高血压的危害却是最大的,即使喝很少的酒,也不管白酒、啤酒、葡萄酒,特别那些只喝酒不吃饭的人高血压发病率更高;
⑵味精:盐吃多了血压高大家可能都知道,其实味精也一样。特别60岁以上的人对钠尤为敏感;
⑶血铅含量:儿童高血压原因之一;
⑷止痛药:经常服用消炎镇痛药病人应注意;
⑸睡眠少:不得不加班的人高血压可能唯一的原因;
⑹不良心理;由于心理状态不好,极易产生心理不平衡。明显过大的心理压力,往往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,引起心动过速,火气大。天长日久,血压就会升高;
⑺天气冷:一般而言,寒冷的冬季可比烈日炎炎的夏季血压高12/6毫米汞柱左右。气温每降低1℃,收缩压升高1.3毫米汞柱,舒张压升高0.6毫米汞柱,所以,高血压病人冬天更要注意自己的血压情况,要注意保暖和适当增加降压药物剂量。
3、如何正确测量血压?
不在同日内,但在每天同一时间,用同一血压计做2~3次测量,取3个血压读数的平均值,测血压时,还应定位(如坐位或平卧位)。如果排除了导致血压一过性升高的因素,测得的血压值每次都在140/90毫米汞柱以上,那就是高血压了。自己在家测血压前,应静坐10分钟,不要饭后立即测血压,15分钟内不吸烟,半小时内不喝茶、咖啡,不饮酒,测量头一天晚上不熬夜。
所选用的血压计应该是符合标准的。通常采取坐位,保持血压计与右心房处于同一水平。袖带的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。如果你的手臂过于粗大,用普通的袖带测出的血压值就会偏高,可选用胖人专用的测血压袖带来检测。
4、老年高血压人若出现流鼻血有何危害?
中老年人的鼻腔出血主要与血管硬化和高血压有关,长期的高血压也使鼻腔静脉处于淤血及扩张状态,当血压升高脑血管未发生破裂之前,鼻腔的某些血管就会破裂而发生鼻出血。因此高血压病人若出现鼻出血,则预示其血压不稳定,更要高度警惕,这往往是脑出血中风的先兆。
5、为何晨起血压升高更危险?
清晨心、脑血管病猝发的病例约占全天病例的70%~80%。所以晨起血压升高者就更加危险。在临床上也发现,
6、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吗?
不对,大约50%早期高血压病人没有任何症状,这种高血压的潜在危险更大,因为有症状的人会及时就诊,有助于病情的控制;而没有症状的人,往往忽视了治疗。但是,血压高所造成的危害却不因症状的有无而消失,很多人直到出现心衰、脑出血、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后才去治疗,则悔之晚矣。所以,只要诊断为高血压,就应该认真地治疗。
相关阅读:
网友评论:
- 国内新闻
- 国际新闻